跨越山海,為木卡姆而歌——王江江的音樂尋根之旅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8-30 17:07:34 | 來源:中國網(wǎng) | 作者: | 責任編輯:吳一凡天山雪峰巍峨聳立,山腳下,綠洲與沙漠交織,演繹著生命的奇跡與自然的壯麗。金色的胡楊林在秋風中搖曳身姿,訴說著千年的堅韌與不朽;而那一片片廣袤的草原,更是牛羊成群,牧歌悠揚,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在這片廣袤無垠的神秘土地上緩緩展開,展現(xiàn)了新疆獨有的風情與魅力。
作為多民族聚居、多種文化聚集地區(qū),各民族文化長期在新疆交流交融,在中華文明的沃土中生根發(fā)芽。在這多元文化的瑰寶中,木卡姆藝術(shù)以其獨特的魅力,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目光。青年音樂人王江江在木卡姆旋律的召喚下來到了新疆,在民間音樂的收集和創(chuàng)作中了解和品味新疆。
音樂的呼喚——從米蘭到喀什
2009年,王江江在意大利米蘭修讀歌劇表演。然而,他的內(nèi)心始終被一種來自遠方的呼喚所牽引。于是,他瞞著父母,毅然決定回國,開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。
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,王江江通過一部紀錄片,聽到了刀郎木卡姆那震撼人心的旋律。那一刻,他知道,這就是他一直在尋找的音樂。
經(jīng)過一年的了解,王江江再次做出了一個看似讓人無法理解的選擇——去到祖國最西邊的喀什。他要去那里,親耳聆聽木卡姆,感受那古老藝術(shù)的韻味。這個決定讓他踏上了一條探尋之路,一條連接著過去與未來、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的探尋之路。
音樂的傳承——從河北到新疆
王江江出生于河北樂亭,一個普通的家庭。他的父親喜歡用錄音機播放20世紀90年代的影視劇主題曲和流行歌曲,這些旋律在王江江心中播下了音樂傳播的種子。中學時代,光盤的興起讓他更加沉迷于音樂的世界。被西安音樂學院歌劇表演專業(yè)錄取后,他開始系統(tǒng)學習美聲唱法,并頻繁前往上海東方藝術(shù)中心和上海音樂廳,聆聽歌劇和交響樂,不斷拓展自己的音樂視野。
在意大利米蘭留學期間,王江江沒有將目光局限于此地。他利用空閑時間游歷周邊國家和地區(qū),觀賞、聆聽歌劇表演和音樂會,沉浸在多元化的音樂世界中。在游歷各國的過程中,他深刻意識到,一些國家在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領域表現(xiàn)出色。這讓他的心中萌生了一個念頭: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,文化多樣的大國,必然蘊藏著無數(shù)未被充分發(fā)掘的音樂寶藏。
音樂的探索——從若羌到莎車
2009年,王江江踏上了回國的歸程。他用近一年的時間自駕走遍中國,聆聽地方音樂,試圖尋找能表現(xiàn)我國悠久文化底蘊和原生態(tài)的音樂。一次偶然的機會,他從一部紀錄片中聽到了刀郎木卡姆,那震撼人心的旋律,讓他堅信這就是他一直在尋找的音樂。
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木卡姆,王江江決定前往新疆莎車縣,親耳聆聽木卡姆大師的歌聲。他相信,只有身臨其境,才能真正感受到維吾爾木卡姆那獨有的韻味。
正當王江江為如何開啟這段旅程煩惱之時,他偶然看到共青團中央西部計劃志愿者的招募信息,便毫不猶豫地報名。雖然西部計劃只有應屆畢業(yè)生才可以參加,但王江江與共青團中央聯(lián)系并表達了自己想去喀什莎車縣做志愿者的強烈愿望。
歷經(jīng)千辛萬苦,在團中央相關(guān)部門和共青團新疆區(qū)委協(xié)調(diào)幫助下,他最終被安排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,成為了若羌縣文體局的一名志愿者。來到心心念念的新疆只是一個起點,如何與當?shù)厝藴贤ā⑷谌氲胤轿幕殖闪艘粋€新的挑戰(zhàn)。那時的他孑然一身,語言也不通,陪伴自己的只有音樂。
在若羌縣,王江江第一次現(xiàn)場聽到原汁原味的木卡姆,是在一位老前輩那里。那一段段歌聲,時而高亢激昂,時而低回婉轉(zhuǎn),直擊心靈深處。他發(fā)現(xiàn),木卡姆和民歌已深入當?shù)孛耖g生活,成為了一種活生生的文化現(xiàn)象。聚會時、飯桌前,甚至幾個人聚在一起的大街小巷、田間地頭都可以聽到木卡姆的旋律。
在若羌縣期間,王江江的住處是當?shù)氐奈幕行模斈昴菞潣怯腥龑樱≡诘叵率摇M踅谌绱思澎o的地方度過了許多日日夜夜,探尋木卡姆的初心和信念使他一次次堅持下去。
音樂的記錄——從田野到舞臺
王江江深知,木卡姆作為一種廣泛分布于絲綢之路沿線地區(qū)的音樂現(xiàn)象,不僅存在于新疆,還在中亞、西亞乃至北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(qū)有著各自的表現(xiàn)形式。在新疆,木卡姆彈唱方式各有千秋。以哈密木卡姆為例,他們用哈密艾捷克,傾向于通過長篇的敘事和民歌來展開故事;刀郎木卡姆因其分布地區(qū)的獨特之處,曲調(diào)高亢粗獷,感情真摯純樸。
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,及時且準確地記錄是確保這些古老文化血脈延續(xù)的關(guān)鍵步驟。因此,王江江致力于成為這些瀕臨消失的音樂形式的守護者,不僅限于木卡姆、麥西熱甫、賽乃姆等維吾爾族音樂寶藏,還將視野擴展到其他民族的傳統(tǒng)音樂。
王江江依稀記得第一次來到新疆,隨身只攜帶了一支錄音筆和質(zhì)量不太好的小DV。后來,王江江和他的團隊逐步配備了更加先進的錄音設備和高清攝像機,這些技術(shù)工具的升級極大地提升了記錄的質(zhì)量與效率。
記錄木卡姆并沒有那么簡單,除了資金等硬性要求外,還要走到新疆各個角落挖掘并尋找民間的木卡姆傳承人。王江江和團隊首先通過錄音、錄像的方式對音樂進行記錄。此外,還要采訪其傳承人,給他們拍照、錄像,后期再把口頭采訪整理成文字,剪成音頻、視頻,并保存好。
這不僅需要花費很長時間,也是一個非常考驗耐心和毅力的工作,需要細致入微地觀察、耐心訪談,以及后期繁瑣的整理與編輯。雖然這些工作非常瑣碎、枯燥,但每完成一個小的環(huán)節(jié),王江江就會產(chǎn)生滿滿的成就感。
音樂的共鳴——從個人到世界
至2024年,王江江已經(jīng)搜集整理了2000余名民間非遺傳承人的音視頻資料,存滿了近50個硬盤。他在不同的社交平臺上開設了“王江江在新疆的365天”賬號,陸續(xù)發(fā)布記錄非遺文化的短視頻。從賬號大部分視頻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拍攝地點往往是新疆很偏遠的地區(qū),甚至是與世隔絕的村莊。被采訪的許多民間藝術(shù)家大多年齡較高,淳樸親切、默默無聞,但卻擁有絕佳的才藝。
他們跳起舞、唱起民歌和木卡姆時熱情高漲,沒有華麗的舞臺,只有簡陋溫馨的小屋、塵土飛揚的土地……如今,距王江江來到新疆已有14年的時間,他在這里定居、扎根。雖然出生并成長于河北,但對于現(xiàn)在的王江江來說,新疆才是他的第一家鄉(xiāng)。
他真正接觸社會,對世界有了認知,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從新疆這片土地開始的。就如他的社交賬號昵稱“王江江在新疆的365天”一樣,未來他也會用無數(shù)個365天去挖掘深埋在這片土地里的寶藏,記錄這些值得被全世界看見的文化。
王江江的故事,是一段跨越山海的音樂尋根之旅。他用音樂連接了過去與未來,用旋律溝通了不同文化之間的情感。他的故事告訴我們,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(shù)形式,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力量。在王江江的努力下,木卡姆的聲音已傳遍四方。
(文/王姚鑫 受訪者本人供圖)